首页 实时讯息

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新学期杭州将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

2025-08-22 16:38:00

【来源:钱江晚报】

8月22日,杭州市教育局举行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现场正式发布《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杭州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两个文件,同时也官宣,新学期杭州市将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

发布会现场

杭州出台两份文件

将产业特色、风土人情等融入AI教学

杭州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依托“数字浙江”建设的先发优势,正在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据介绍,近年来杭州在教育数字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出台《杭州市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四项工程,累计创建智慧教育示范校439所、数字教育创新校54所、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校15所。

为全面推进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杭州组织高校和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协同研制了《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和《杭州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

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锋介绍,《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基于坚持素养导向、凸显地方特色、体现贯穿融通三项编写原则,在保障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将杭州产业特色、家乡风土人情等融入课程实施过程,形成特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与家乡建设实践相融合,强化跨学科登合设计,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休系,实现学段螺旋发展、知识体系结构化,保障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整体性发展。

《纲要》也明确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课程保障,旨在培养具有“杭州特质”的未来人才。

《杭州市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则围绕“意识与思维、知识与技能、育人与教学、研究与发展、伦理与安全”五个维度构建,引导教师辩证看待技术价值,提升智能工具应用能力,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全方位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会现场

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

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

潮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从本学期开始,杭州市将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实施AI时代的“未来学生”培育行动和AI时代“未来教师”培养行动,构建“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双轮驱动的行动体系。

此外,杭州还将积极推进“未来课堂”和“未来学校”的学校建设,加强AI教育支撑环境的建设,进一步开展教育智慧赋能的实践探索。

会上,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信息科技教研员李伟对两个文件进行了解读。

文件解读

根据《纲要》建议,在课程安排上,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具体实施中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种课程实施形式,可通过主题项目周等方式开展集中性授课,也可以利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与信息科技、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设计开展课程。

学校也可以融合校本课程开展人工智能主题项目,为有深入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人工智能进阶知识与实践机会,也可以结合课后服务时段安排基础的人工智能学习活动。

对于不同阶段,《纲要》也对学习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比如小学第一阶段(1~2年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校园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能与人工智能设备进行简单互动,知道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人工智能,在智能设备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规范和道德,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第二阶段(3~4年级),能根据学习、生活中的任务情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恰当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文字、图像、声音等资源,设计、创作简单作品等。

第三阶段(5~6年级),能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了解决策树与神经网络等模型的基本结构,知道推理、暴力搜索等算法的基本原理等。

发布会现场

随着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亲历从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到模型推理的全流程,体验用人工智能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能批判性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并能在跨学科项目实践中激发创新思维;高中阶段通过项目驱动实践,学生将学习设计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智能体提升将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等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熊璋作主旨报告《把人工智能教育办成愉快的教育》。熊教授主张要把人工智能教育办成愉快的教育,让愉快贯穿人工智能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启发青少年的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发布会上,杭州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杭州市钱塘区学林小学、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分别展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通识课程实施、区域系统化推进与创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姜晓蓉 通讯员 陈一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