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王贯迎:“绣花功夫”助振兴

2025-04-25 17:39:00

“绣花功夫”助振兴

——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驻兰陵县鲁城镇东石门村第一书记王贯迎

在临沂客户端讯“千针万线集成锦。”驻村一年多来,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驻兰陵县鲁城镇东石门村第一书记王贯迎,始终以绣花的眼力、功力、定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心怀全局、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担当作为,以精准思维绣出一幅组织强、乡村美、百姓富的振兴图景,让东石门村提质焕颜上台阶。

党建引领,让党群合力凝聚更紧

“来到周恩来同志故居,看着先辈成长奋斗过的地方,心里的责任感更重了!”年轻党员刘瑞宇感慨道。

驻村之初,王贯迎在经过走访调研后,发现东石门村发展基础较好,班子健全,但缺乏争先创优、再上层楼的魄力和闯劲儿。他决定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往外走走,看一看学一学,激起大家“谋发展奔日子”的积极性。

王贯迎先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前往周恩来同志故居、窑湾战斗陈列馆等地开展实地教学活动5次,依托片区联合党委开展主题党日共建活动3次,重温入党誓词,以“沉浸式”教育体验砥砺奋斗初心、激发干事热情。同时组织村“两委”赴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等先进乡村“取经”,学经验、拓思路,剖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展的成功路径。

去年,东石门村开展“党员同做一件事”活动,党员主动认领“民生小事”13件,5个“民生微项目”落地,党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如今的东石门村班子更强、合力更足。

因地制宜,让发展举措落实落地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面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普遍关切的愿望,王贯迎逐项梳理,会同村“两委”分析研判,筹划推进。

“以前一到汛期,村中心河就成了臭汪塘,非常影响生活。”东石门村中心河河道淤塞、年久失修的问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由于缺乏相应资金,一直没能整修。与村“两委”达成一致后,王贯迎利用第一书记资金首先开展河道清淤工作,累计清理淤泥6000立方米,修筑蓄水坝3道,沿河植树150棵,有效避免了夏季汛情,更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

此外,还先后硬化道路1万平方米、提升了集贸市场,完成村级广场亮化、健身器材更换等,村庄环境更美,集市更加规范有序。

基础设施得到“硬提升”,产业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

今年2月,东石门村召开村集体增收座谈会,王贯迎与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共商共议村庄发展事宜,决定在村里发展小微产业。

王贯迎使用20万元第一书记资金为村庄购买了5台加工设备,盘活村内闲置办公室,村集体通过出租厂房和设备,每年可增收3.4万元,还带动20余名村民变身“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业。

久久为功,让关键小事暖心惠民

“大爷,这副老花镜戴上看得清吗?”在村卫生室,鲁南眼科医院的医生正为村里老人调试镜片。

据了解,除了在村里开展项目建设,办好群众所盼所愿的“关键小事”也是王贯迎和村“两委”共同努力的方向。

过去一年,王贯迎先后联合市皮肤病医院开展皮肤病义诊;协调鲁南眼科医院为全村100位老人开展视力检查并免费发放老花镜,让健康关怀“零距离”;邀请柳琴戏剧团下乡演出,文化惠民点亮乡村夜晚。每逢“七一”“春节”等节日,他都会和村“两委”一起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党员群众心坎里。

从项目帮扶到乡风建设,王贯迎用“绣花针”穿起民生千条线,将民生需求“绣”在心头,将发展蓝图“绣”在田间。发展艾草种植特色产业、对接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精细提升基础设施……王贯迎又和村“两委”共同谋划着新一年的工作。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杨凌宇

编辑:吕金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