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又到5月20日,社交平台上满屏的“红本本”和甜蜜宣言,让不少年轻人焦虑:“别人都在这天领证,我们是不是也该跟风?”然而,婚姻的本质不是一场“打卡竞赛”,而是漫长岁月的携手同行。与其扎堆追逐一个符号化的日期,不如让爱沉淀于平凡日常——因为真正的好日子,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每一天。
扎堆登记的背后,是“仪式感焦虑”的缩影。近年来,“5·20”因谐音被赋予浪漫意义,成为结婚登记的“顶流日”。今年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无需户口本,进一步推高了热度。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预约名额“秒空”,系统甚至因访问量过大崩溃。然而,这种“抢号难”的背后,折射出年轻人对仪式感的过度依赖——仿佛只有这一天才能证明爱情的“隆重”。事实上,民政部门早已提醒:“只要感情好,天天都是好日子”。
赶场的浪漫,可能冲淡婚姻的本真。扎堆登记不仅带来疲惫,还可能让婚姻的起点变得仓促。有人凌晨蹲守预约系统,有人跨城奔波只为“网红婚登处”的打卡背景,却忽略了婚姻最需要的冷静思考与务实准备。多地婚姻登记处虽“为爱加班”,但人潮拥挤、排队数小时的体验,反而让本应温馨的时刻变得焦躁。更值得警惕的是,若因跟风而仓促决定,未来面对生活琐碎时,是否还能记得“5·20”的初心?
爱是细水长流,而非一日狂欢。婚姻的幸福,从不取决于某个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数据显示,近年来年轻人对“网红日”的热情已逐渐降温,更多人选择“错峰领证”,更看重感情的实际经营。正如杭州一对夫妻所言:“不选热门日子,每年还能多一个专属纪念日。”真正的仪式感,可以是雨天共撑一把伞的默契,是深夜加班时的一碗热汤,是岁月里无数个“微小却温暖”的瞬间。
让每一天都成为“爱的纪念日”。各地民政部门的举措已传递出明确信号:杭州开放现场排队并增设服务窗口,合肥推出集体颁证、婚俗体验等活动,南京、武汉等地倡导错峰登记……这些努力不仅为新人提供便利,更在引导一种理性婚姻观。爱情需要仪式,但无需被日期绑架。若两人心意相通,即便在某个寻常午后携手领证,也能让那一刻熠熠生辉。
“5·20”只是一个数字,而婚姻是写满一生的长诗。与其在喧嚣中追逐符号,不如让爱浸润于日常的烟火气中。毕竟,最好的日子不是万众瞩目的“那一天”,而是彼此相伴的“每一天”。
来源:今日头条·PRO~南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