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深耕宣讲事业40余年,撰写讲稿、笔记4000余万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梁海磊 老百姓身边的思政老师

2025-06-19 08:03:00

梁海磊(左)与听众互动

夏日的酷热,挡不住宛城区百姓(志愿)宣讲团梁海磊到基层宣讲的热情。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后,梁海磊更忙了。连日来,他坚持走进基层一线,或走乡串村,倾听基层群众心声;或走进机关企业,为青年党员做专题辅导;或置身校园课堂,以自身经历,向孩子们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6月16日,记者见到梁海磊时,他刚刚结束当天的两场基层宣讲。上午的理论宣讲,他一站3个小时,全程脱稿与大家沟通互动;下午又走进校园,通过“小故事”,讲述“大温暖”,在学生们心中撒播崇德向善的种子……

虽然嗓音有些沙哑,但他却说,还要利用晚饭时间前往市委组织部党教中心,录制系列网课“总书记话儿记心上,中原出彩有方向”。有人说,真不忍心看梁老师这么拼,梁海磊却回答,网民们“催着”要听他的微党课,把总书记视察河南的重要讲话精神送到老百姓的心里,比什么都重要。

是什么让梁海磊对基层宣讲保持热情?是什么让他在宣讲事业中躬耕40余年?昨日,记者走近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梁海磊,倾听他的信念和追求。

群众听得懂,才是最重要的

“想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百姓的心坎上。”提起宣讲事业,梁海磊道出了他的信念。40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着南阳盆地的田间地头、社区楼院,声音回响在道德讲堂、校园内外、车间班组。4000余万字的宣讲笔记、讲稿,内容从土地承包改革到乡村振兴,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蓝图……在这些文字的陪伴下,他已累计宣讲5000余场,线上宣讲超3000小时,制作课件500余个……

最忙的时候,他像“陀螺”一样,连续宣讲不停歇。去年“学雷锋日”当天,他连做五场宣讲;今年“世界读书日”,他连续数日做专题宣讲10余场……

“宣讲工作说起来容易,要做好却并不容易。”提起宣讲工作,梁海磊感慨道,宣讲工作并不是理论基础扎实,对政策了如指掌就能做好的,而是要“接地气”,要触及群众的心灵,让他们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得启发。梁海磊还记得他做宣讲工作之初的一件事:他去一个乡镇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题宣讲,结束后有部分群众说宣讲内容与日常生活没有紧密联系,听起来费劲。

正是有了这件事,梁海磊陷入深思之中。“做好理论宣讲,不仅要用群众语言,更要走到群众中间。”梁海磊说道,理论宣讲归根到底是要讲给群众听的,不是“自娱自乐”或“自说自话”,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一次宣讲活动举行之前,梁海磊都会提前走进社区、乡村,与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观察群众日常生活与宣讲内容的联系,倾听群众想要听的内容及喜欢的宣讲方式,他认为,只有群众听得懂才是最重要的。

从一个小分队,壮大到一个宣讲团

梁海磊深知,宣讲事业绝非是一人之力就能完成的,需要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熟悉社情民意的理论宣讲队伍,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好、讲活、讲透。

2010年,他创立了草根宣讲团,这个最初由8个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宣讲小分队,在他的精心培育和带领下,逐渐发展壮大为拥有300多名成员的百姓宣讲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教师,有街头巷尾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有质朴憨厚的农民,有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更有对宣讲事业的热爱。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团队的宣讲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宣讲队伍,梁海磊在笔记中事无巨细地记录下定期培训、定期教研、定期比赛、定期点评的“四定”活动和研、读、听、试、评的“五步”教学法。在培训现场,他总是以身作则,亲自示范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深刻晦涩的道理,如何“接地气”地与群众互动,营造热烈而融洽的宣讲氛围。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年轻的宣讲队员逐渐成为骨干力量。

15年来,梁海磊带领宣讲团队组织“小课堂”、利用“小阵地”、开展“小宣讲”,充分发挥“理论直通车”和“理论轻骑兵”的作用,架起党的创新理论直通基层的桥梁,成为理论服务群众的纽带,广受群众欢迎。

目前,宛城区百姓宣讲(志愿)团组建了“宛美银发宣讲团”“植艺留守儿童爱心学堂”“清廉宛城”“红领巾说”“影前十分钟”“科技务农”“宛美之声”等7支小分队,总人数超过300人,骨干宣讲员百余名。

不忘本色,继续做好党的基层宣讲员

40多年来,梁海磊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宣讲一线,他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先后获得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并成为河南省委讲师团特邀专家成员、河南省委组织部“党课开讲啦”宣讲团成员。他被誉为“老百姓身边的思政老师”“小地方的宣讲大工匠”,其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

党的关怀、百姓的鼓励、队友的帮助,让梁海磊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日前,在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梁海磊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对新的荣誉,梁海磊告诉记者,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未来的宣讲征程上,他将继续做好党的基层宣讲员,在每一次宣讲中,都将做到不忘初心、保持本色,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千家万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南阳建成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基层宣讲虽是一项平凡的工作,但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弄得懂、用得上,却需要不断地努力。梁海磊也将不断的探索新的宣讲方法、宣讲路子,带领宣讲团成员继续讲活、讲好“身边故事”,用鲜活的“百姓话题”诠释好、宣讲好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哪里需要我,我就出现在哪里。”梁海磊说道,躬耕基层,为党发声,是他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他要始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这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不懈追求。

全媒体记者 周梦 文/图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