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活水”润泽营商“沃土”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以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助力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
“企业经营情况怎么样?”“你们遇到哪些法律问题?”“您对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近日,在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法官们向企业了解司法需求。
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坚持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立足辖区特色,聚焦企业新需求新期盼,以优质高效司法服务助力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撑和服务。
用心用情奏响源头化解“解纷曲”
“要不是陶金华调解员从中斡旋,我们和物业的矛盾怕是要闹到不可开交,现在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找到了以后相处的门道,太感谢了!”2024年7月,山东某物业公司负责人和小区业主代表一同来到市中区法院驻四里村街道先行调解工作室,将一面写着“巧解矛盾促和谐 心系百姓办实事”的锦旗送到调解员陶金华手中,言语间满是感激。

这源于一批物业公司起诉业主的物业费纠纷。小区业主认为物业服务未达合同标准,坚决要求打折付费;物业公司则觉得已按约定提供服务,坚持全额收费,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陶金华接手案件后,在市中区法院“物业纠纷工作室”的法官指导下,没有简单“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先逐户走访业主,记录下卫生清理不及时、公共设施维修滞后等具体问题;再坐到物业公司办公室,了解人员配置、运营成本等实际困难。
“业主们住着不舒服,心里有气能理解,但物业日常维护也确实有难处;物业想收回成本无可厚非,但服务不到位难免让业主有意见。” 调解现场,陶金华先帮业主向物业争取到一定的收费让步,又劝说业主“给物业一个改进期”,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这场调解不仅化解了纠纷,更让业主和物业重新建立了沟通信任。
该案是市中区法院践行前端解纷的生动实践。为推进涉企纠纷得以高效、实质性化解,该院设立“1133”先行调解中心,选聘有经验的特邀调解员,嵌入速裁和快审法官团队,在法官指导下开展诉前诉中化解,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同时,该院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合力,与辖区部分街道签订先行调解备忘录,携手进行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
“我们着力打造矛盾纠纷‘特诊室’,专门针对物业纠纷成立了‘物业纠纷工作室’,创新物业纠纷‘要素式’前置调解。近两年,有2000余件物业纠纷化解在诉前诉外。让企业群众在遇到纠纷时,能有更多既高效又贴合需求的解决路径可选择。”市中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马小舒这样表述。
高质高效跑出司法为企“加速度”
“握着这笔回款,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以后咱们还像从前一样,放心合作!” 拿到第一笔分期到账的货款时,供货商张某紧紧握住建筑工程负责人王某的手,眼里的愁云一扫而空。这对曾经因80余万元货款闹到法庭的合作伙伴,此刻脸上又露出了往日合作时的熟稔笑意。
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王某的建筑工程队常年需要混凝土材料,张某的建材店成了他最信赖的供应商,几年来,二人之间合作一直顺顺当当。但今年初,一笔80余万元的货款却让这份默契打了折:王某的工程因资金周转临时遇阻,货款支付拖延了好几个月,张某的建材店也因资金回笼慢,连进货都犯了难。多次催讨无果后,张某遂将王某诉至市中区法院陡沟法庭。
“都是常年打交道的生意人,撕破脸不仅伤感情,更断了往后的路。” 陡沟法庭法官周晓在受理案件后,没有第一时间就安排庭审程序,而是积极给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经过反复沟通,双方同意通过分期付款方式偿还货款。签调解协议那天,王某特意提前备好了首期款项,张某笑着说:“法官这调解,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保住了我们的合作情分!”
这场纠纷的快速化解,正是陡沟法庭为企业“抢时间、降成本”的生动缩影。深知“商机不等人,效率就是效益”,市中区法院将陡沟法庭打造成买卖合同纠纷专业化法庭,专门理辖区涉诉买卖合同案件。法庭设立1个速裁团队,负责简案速裁、指导先行调解,由此打造买卖合同纠纷“速裁、快审、专审、精审”一体格局。
“我们算过一笔账,速裁模式下,当事人不仅省去了冗长的庭审等待,诉讼费也能得到一定减免。”陡沟法庭庭长李江这样说。“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审结400余起买卖合同纠纷,平均审理天数比去年缩短了12天。”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企业重新轻装上阵的脚步,都是司法为营商环境按下的“加速键”。
善意文明兑现胜诉权益“执行情”
“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查封生产设备,但不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只有这样,公司也才能顺利运营,你们的款项也才能更快得到履行。”2025年3月14日,市中区法院执行局速执中心主任苏乐风在电话中向申请执行人再次阐释了规范执行、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

当天下午,苏乐风来到被执行人南某饭店公司的经营场地,依法准备对被执行人的设备、原材料进行查封。在现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经营现状欠佳、产品滞销,每个月还要支付工人工资,实在是无法一次性拿出赔偿款。苏乐风在确认被执行人的客观情况后,当即动员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
苏乐风一边向被执行人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律后果,一边向申请执行人释明执行风险,希望其体谅被执行人的经营境遇。经过调解,申请执行人同意被执行人提出的分期履行方案。执行和解协议签订后,申请执行人同意解封被执行人的账户,被执行人也如期履行了部分赔偿义务。
涉企执行,不仅关系着群众的冷暖,也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在执行涉企案件中,市中区法院遵循“规范+善意文明”执法理念。今年以来,该院开展“执剑2025”专项行动,依法灵活采取能让双方当事人获得双赢的执行措施,努力构建优化营商“软环境”。建立金融案件“预执废”、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为523名主动履行的被执行人进行信用修复。设立集约查询、拍辅和归档中心,财产查控耗时从7天降低至24小时,拍卖溢价率提升28%,归档时效提升50%。统筹推进带封过户、终本清仓、案款管理等重点任务,完成终本清仓4798件,带封过户6件,发布执行案款公示26期。
作者:张文静 董广坤
来源: 山东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