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暑假期间,南京市雨花台区司法局推出“法润童心 护航成长”法治研学活动,组织辖区8个司法所联动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累计覆盖青少年5000余人次,打造“可听可看可参与”的“法治+”实践平台。
一是“法治+主题研学”,串联暑期实践新场景。联合区检察院,将检察开放日融入暑托班,与社区共同举办“与爱同行 安全一夏”暑期法治夏令营活动,实地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雨检桐行”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室、检察听证中心、刑事检察办案区等场所,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心理沙盘推演治疗、法治讲堂趣味宣讲、互动答题竞赛游戏等形式,为青少年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是“法治+安全教育”,构建家校共育新闭环。发挥驻地单位、共建高校等社会资源的专业优势,依托社区暑托班,广泛开设法治课程,播放《暑期安全教育》微动漫,为未成年人宣讲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暑期易发、高发安全事故,让孩子们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切实增强“安全无小事”的防范意识。组织200余名青少年与社区工作者组建“青苗巡逻队”,提升未成年人消防安全意识。
三是“法治+童声议事”,培育基层治理新力量。结合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遴选86名未成年人成立“小板邓”“新未来”“笋芽”“花宝”“小雏菊”等11个小小民生观察团,累计开展“‘新’花怒放,‘河’你童行”“童声议未来,我的社区我做主”等各类儿童议事活动27场,通过游戏体验、情景模拟、社区观察、问题议事等形式,引导儿童以社区小主人的姿态参与社区建设。
四是“法治+非遗传承”,拓展普法宣传新渠道。启动“雨花非遗 艺启同行”非遗新三年推广计划,开设“以法护遗 以遗弘法”非遗进社区主题传承课堂19场次,为西善桥街道、梅山街道等3个街道近300名青少年生动讲解南京白局、秦淮灯彩、面塑、绳结、漆扇、大九连环、云锦香囊、剪纸等非遗技艺的传承历史,展示非遗作品文化魅力,融入法治元素体验非遗作品制作过程,让法治精神与非遗技艺交融互生。
(戴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