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南昌世茂广场商业体5月拍卖 起拍价8.0017亿元

2025-05-09 14:43:00

2013年11月29日,南昌世茂广场的盛大开幕,曾为南昌商业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开业当天,由人气歌手吴莫愁助阵,9.8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内人头攒动,商场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0万人次,创下商业传奇。12年后,这个曾与八一广场、滕王阁形成“黄金三角”,被誉为南昌商业升级标杆的项目,却以8.0017亿元人民币起拍价登上司法拍卖平台。根据上海金融法院公告,南昌世茂广场商业体将于2025年5月16日至19日进行司法拍卖。尽管拍卖已成定局,世茂广场的转型升级却还在继续。改换门庭后的世茂,能否在商业体林立的竞争红海中突出重围,或许是它将面临的最大考验。

南昌“首店经济”的先行者

坐落于南昌市红谷滩区CBD核心区的世茂广场,开业当日以明星效应引爆全城。首店新开、潮牌亮眼、特色餐饮店叫号不绝……作为南昌“首店经济”先行者,世茂广场引入亚洲首批4个杜比影厅的万达影院、江西首个大型进口商品超市“泊品汇”等特色业态,还招商完成商场内140余家品牌的迭代升级,其“首店经济”聚客效应明显。消费者陈女士回忆:“当年负一层的华联超市结账队伍能拐三个弯,吃完火锅逛超市,孩子也有乐园玩耍,一家人经常要在商场里耗上大半天。”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曾是世茂广场制胜法宝:地铁2号线无缝接驳,毗邻第一街区、红谷凯旋商业街等成熟商圈,坐拥红谷滩CBD高端写字楼与住宅集群。

然而,这些先天优势,最终未能抵挡住市场的变局。

区位优势反噬陷入“围城困局”

“现在我们购物都去一路之隔的华润万家。”家住世茂天城小区的万女士坦言,自华联超市从世茂广场撤场后,她已鲜少光顾,因为“世茂广场有的,其他商场都有;世茂广场没有的,其他商场大多也有”。

曾几何时,“首店经济”是南昌世茂广场的烫金名片。2012年开业初期,这里汇聚了南昌首家西西弗书店、首家星巴克臻选店等10余个品牌,成为红谷滩时尚白领的聚集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世茂广场一度聚集多个“南昌首店”的商场一、二、三层,如今在营店铺总共只有20余家,至少有16家门店处于关闭或是空置状态。商场首店阵容不仅未能更新迭代,反而明显缩水。

与此同时,红谷滩核心区的商贸繁荣也成为世茂广场的“双刃剑”——随着铜锣湾T16(2016年开业)、绿地缤纷城(2018年开业)、万象城(2022年开业)等商业体相继落成,半径两公里内形成商业体林立的竞争红海。世茂广场赖以成名的“首店经济”策略逐渐失效,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压力。

历经12年风雨,该处的商场现状令人唏嘘: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位于商场一层“黄金铺位”的“爱钻坊”饰品店日均进店客流约有10组家庭,成交不足1单。“晓时候影像家”负责人表示,该店目前主要依靠老客户复购维持经营;位于地下负1层,曾是商场客流引擎的华联超市自2016年撤离后,其腾出的偌大场地已经空置近10年。负1层整层,在营店铺仅存两家……而在2019年6月,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集团)还曾在官网发文表示,南昌世茂广场与地铁接驳后,将成为“南昌地铁上方盖的超人气都市造乐场”。

进入司法拍卖“倒计时”

今年4月14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一则公告引人关注:南昌世茂广场商业、写字楼101室(1—6层)建筑面积54768.96平方米以及相应的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将以起拍价8.0017亿元人民币进行拍卖。截至5月7日,该标的已获4279次围观且“0人报名”“0次出价”。

这场拍卖背后,是母公司世茂集团股价的大幅下挫——其关联公司ST世茂(600823.SH)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于2024年5月16日被上交所终止上市,总市值仅剩16亿元。

为缓解财务危机,世茂集团2021年起开启资产处置:分别以45亿元出售上海外滩茂悦酒店、20.86亿港元转让香港“维港汇”项目、18.445亿元出让广州亚运城股权。2024年加速抛售核心资产,包括深圳坪山第一高楼、泉州台商宝龙广场等。此外,2024年12月,青岛“世茂52+”综合体4.45亿元起拍未果;2025年1月,世茂集团绍兴世茂广场1—3层商业体开价7.31亿元流拍。

运营团队换血尝试“破局”

尽管司法拍卖已进入倒计时,世茂广场的部分入驻商户对此仍持乐观态度。“爱钻坊”负责人说:“租约签了3—5年,拍卖不影响经营。”“小美医生推拿”店主亦表示,合同期内将照常运营,暂无搬迁计划。

“(世茂广场)不可能关闭!”为扭转颓势,2025年初世茂广场引入北海世茂全新运营团队。“目前华为、小米、星巴克等主力店运营稳定,营销活动照常推进。”采访中,北海世茂未就法拍对世茂广场是否产生影响作出了回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已签约新商户,正与多个知名品牌洽谈合作,计划通过业态优化、年轻化改造提升竞争力。她强调,不论如何,世茂广场都会正常经营。

“商业项目各类变动很常见,我们更希望大家将目光聚焦于商场的经营与品牌的成长……”关于具体招商进展,该负责人虽未予详述,但强调仍将聚焦“首店经济”突围,“运营团队正在接洽多个品牌,计划通过差异化策略重振商场。”对于空置区域,团队拟做“减法”,转向精品化运营。

截至发稿时,本报全媒体记者拨打世茂集团及其境内子公司官网公布的7个电话,尝试就南昌世茂广场法拍一事进行采访,均无人接听。(文/图 刘志洲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实习生陶芷芸)

来源:江南都市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