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金融数据发布在即,将出现哪些积极变化,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何方?今天咱们一起关注↓
目前,业内人士预计,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融均将环比多增。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2.1万亿元,环比季节性大幅增加,同比基本持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6月份社融新增3.8万亿元,同比多增约5400亿元,对应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至8.8%。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预计上半年我国实际GDP增速在5%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以下简称例会),例会认为,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此前报道:政策持续显效!国家统计局:重磅数据转涨!】
例会指出,下阶段,要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此前表示,下阶段要继续发挥宏观政策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改善经济循环,持续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罗志恒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包括物价下行、房地产价格止跌回稳基础不牢等。“例会对物价和房地产的关注度进一步上升,体现出央行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有利于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预计下半年有望出台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尤其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物价实现合理水平的目标。”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表示。
例会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例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预期,中国年内仍存在一次降息的可能,幅度或在10到20个基点,另可能实施一次25到50个基点的定向或全面降准,以推动信用扩张、降低融资成本、稳定市场预期。
“预计三季度末前后,央行将再次实施降息降准,这是下半年促消费、扩投资、引导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的一个重要发力点。”王青预计,降息幅度可能达30个基点(0.3个百分点),降准幅度可能在0.5个百分点。
中国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聚焦科技、消费、外贸、楼市、股市,央行有望继续创设或优化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预计,除了总量降息外,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能进一步降息,以加大对特定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商报综合自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界面新闻、上观新闻、中国经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