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只此青绿,看田家寨这片土地的蝶变

2025-07-23 10:56:00

盛夏的阳光洒满田野,走进湟中区田家寨镇坪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动人画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被连绵的群山环绕,金黄色的油菜花与饱满的麦穗交相辉映。

这片壮观的梯田正是湟中区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点项目——黄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青海省湟中区2024年度田家寨三期项目区专项建设工程。

该项目于2024年10月8日开工,同年11月竣工,总投资2400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00公顷。工程的落地,不仅有效遏制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更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同步推进。

“通过一系列水保措施,目前水土流失已经得到初步治理,土壤侵蚀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减少了下游淤积,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生产效能,2025年我区计划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67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000万元。”湟中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代延德介绍。

谁能想到,这里曾因丘陵地形的限制,长期受坡耕地水土流失困扰。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不少土地甚至成了撂荒地。2024年,借着黄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东风,坪台村1500亩坡耕地迎来了“新生”,终于摆脱了“种不保收”的困境。

事实上,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近年来,湟中区始终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从2013年起持续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每年治理面积稳定在12000亩左右。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让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坡耕地,陆续蜕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良田,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石。这片土地的蝶变,正是水土保持工程赋能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

(记者王琼 通讯员 俞惠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