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广东省劳动模范欧阳卫年:让城市电网更“聪明”

2025-05-07 09:33:00

“电网不仅要稳定,更要聪明!”在广东省劳动模范,南方电网高级技能专家、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作业员欧阳卫年看来,城市电网不应是冰冷的线路,而是一个能感知、思考、自我修复的“生命体”。

这位深耕配网调度20余年的电力匠人,用技术与坚持为佛山电网注入“生命力”,让城市用电更可靠,也为全国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欧阳卫年(右)用技术与坚持让佛山电网迈入“自愈时代”。

从“苦修”到“自愈”:点燃电网智慧火种

“以前,一次停电就影响一条线,一抢修就是一整天。抢修人员跋山涉水、走街串巷查找故障点是家常便饭。”回忆起初入行时的场景,欧阳卫年感慨万千。广东沿海地区台风频发,电网故障抢修耗时长、效率低,停电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冲击尤为明显。这些经历在欧阳卫年心中埋下了一颗自我创新的种子:能否让电网像人体一样,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2012年,欧阳卫年加入“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正式踏上电网“自愈”之路。起初,他和团队尝试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却发现这些技术兼容性差、成本高、应用范围有限。为此,欧阳卫年带领团队果断转向自主研发,决心开发一套适配中国电网结构的自愈技术。

“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欧阳卫年坦言,研发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解决“自愈闭锁”难题。配网GIS图模不连通、设备在线率低、开关遥信缺失……这些问题就像人体神经网络受损,导致“大脑”无法接收信号,自愈功能无从谈起。为攻克难关,团队每天分析闭锁成因,查阅海量国内外文献,奔赴一线现场调试设备。“有时候为了一个开关的通信问题,我们得在现场守上一周,连附近小卖店老板都成了熟人。”团队成员车磊笑着回忆。

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欧阳卫年团队开发出GIS图模校核、自愈闭锁自动定位等一系列软件应用,解决了上万条闭锁问题。2019年9月17日,佛山电网实现南方电网范围内首次全自动自愈转供复电,故障恢复仅耗时2分47秒,减少停电约726时户。“那一刻,我们沸腾了!”欧阳卫年回忆当天情形时,眼中闪着光,佛山配电网从此迈入“自愈时代”。

从“小目标”到“全覆盖”:赋予电网“生命意识”

实现首次自愈只是起点,欧阳卫年的目标是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广的范围,让电网更智能、更经济。一位同事的疑问点醒了他:“为什么自愈功能在负荷高峰期或频繁转供时需要闭锁?”这一问题促使他深入思考如何让自愈技术更灵活、更高效。

通过上百次研讨和上千次仿真测试,欧阳卫年创新提出“主站协同式自愈技术”,让配电网具备“生命意识”。这项技术能在毫秒级切除故障点,将故障复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秒级,示范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如今,佛山已成为南方电网首个实现自愈全覆盖的地市供电局。

自2019年应用以来,佛山电网自愈技术成效显著:故障复电时间大幅缩短,1600余次自愈恢复超45万用户供电,折合社会经济效益超7000万元。这不仅让佛山制造业企业吃下“定心丸”,也推动佛山供电可靠性连续14年位居全国前十。技术成果在广东全省率先推广,并扩展至南方电网全域、国家电网、蒙西电网及印度、印尼等国家。

欧阳卫年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完成20余项数字化微应用改造,积累了大量“原创工法”,团队获行业奖励25项,申请专利113项,参编标准5项。他个人也收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南网工匠等殊荣。“作为电力工人,我的梦想是让电网更聪明、更可靠。”欧阳卫年表示,未来团队将聚焦新能源消纳、AI智能体应用和机器代人技术,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电力保障。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 通讯员弗甸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