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靖边县黄蒿界镇某项目工程遭遇了糟心事:工地内存放的大批电缆,深夜里神秘“蒸发”,初步估算损失达6万余元!

究竟何人如此大胆,竟将工地视作“自家后院”,轻易得手9400米电缆线?
这些沉甸甸的“铜疙瘩”,本是该项目正常运转的“生命线”,不料却成了贼人觊觎的 “香饽饽”。
接到报警后,靖边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缜密调查。
民警首先从调取周边监控视频入手,然而,情况并不乐观。视频显示,当日白天,两名男子出现在项目工地附近,鬼鬼祟祟、东张西望,观察一番后便匆匆离开。关键作案时段的监控竟被巧妙地遮盖。
更让民警头疼的是,作案当晚下了雨。雨水冲刷着现场,将嫌疑人留下的脚印、车辙等痕迹几乎完全掩盖,这无疑给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诸多困境,民警没有气馁,他们扩大监控调取范围,对周边数十个监控点的视频进行逐帧查看。与此同时,再三对现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查。尽管雨水破坏了大部分痕迹,但经过反复勘查,在现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枚模糊的脚印和一段极浅的车辙印。这微不足道的发现,让民警们看到了希望。
为了确定车辆型号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民警围绕这枚脚印和车辙印展开了海量排查。他们走访了周边所有的汽车修理厂、二手车交易市场及废品回收站,询问了无数可能目击到车辆的人员,遭遇了无数次的拒绝和质疑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经过 60天的奋战,民警终于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朱某和谢某,并摸清了他们的活动轨迹。
8月18日19时许,抓捕时机成熟。侦查民警们迅速出击,在延安市宝塔区万华山镇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朱某、谢某抓获。
据两人交代,他们盯上这家工地竟源于一次驾车闲逛时的偶然发现,见此处看管松懈,便动了偷盗念头。
之后,他们白天开车踩点,策划盗窃方案,晚上待时机成熟实施盗窃。通过多次销赃,他们非法获利的金额早已被挥霍一空。
目前,犯罪嫌疑人朱某、谢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靖边公安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通讯员 郭世霞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