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召县板山坪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独特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在以食用菌为主导的产业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互促共进,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深走实。
在板山坪镇樊楼村富硒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内,一排排香菇大棚整齐排列,菌棒层层叠叠,一簇簇香菇顶着饱满的菌盖破棒而出,纹路清晰、鲜嫩饱满,长势格外喜人。工人们穿梭在菌棒间,忙着采摘、分拣、包装,指尖翻飞间,一筐筐新鲜香菇整装待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食用菌产业是板山坪镇的特色产业,立足良好的资源资源禀赋优势,自2020年开始,由镇食用菌产业联合党支部牵头,邀请河南省农科院在此开展“富硒香菇”项目技术研发,基地目前每年种植富硒香菇40万棒,年收入800万元。

在食用菌产业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林下经济也正呈现富民增收、欣欣向荣的好势头。板山坪镇属深山林业大镇,近年来,板山坪镇借助国储林项目实施的东风,在少数民族集聚村余坪村、小余坪村规划建设南召国储林白河基地余坪项目区1500亩,栽植玉兰、湿地松、女贞等优质苗木10余万株,该项目租用群众荒坡地,仅地租一项就为附近的少数民族群众户均稳定增收近6000元,同时基地还吸纳周边群众稳定务工40余人,月均收入2000—2500元。

该镇依托辖区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在樊楼、上楼、粉房、余坪等村鼓励当地中药材种植户采用中药材林下种植模式,套种伏牛山石斛、白及、重楼、猪苓等中药材8200余亩,实现中药材与林业的协同发展。
板山坪镇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绘就出产业兴、百姓富、民族亲的生动图景。(图文:沈俊伟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