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沪指一度冲破3700点,两融余额创出新高。今日,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沪指也一举突破前期3731.69点高位,创下十年新高。不少投资者切实感受到久违的赚钱效应,纷纷喊出“牛市”口号。不多家券商也纷纷指出,A股正迎来一轮新牛市。
那么,A股的牛市真的来了吗?
牛市呼声再起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在盈利,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长沙的老股民王先生说,他注意到身边朋友的讨论热情明显提升,“前两个月大家都还在说‘观望’,但是现在股吧、微信群里不断有人分享收益单,气氛完全不一样了。”

从市场数据来看,A股赚钱效应的确显著。8月18日早盘,沪指也一举突破前期3731.69点高位,创下十年新高。另外,据证券时报,截至8月18日10点34分,A股公司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以A股最新价*A股总股本计算),创历史新高,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投资者加速入场,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加速再配置的趋势明确,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带动赚钱效应扩散,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向上的重要推动力量。
市场氛围逐步升温
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也从数据层面得到验证。两融余额创阶段新高,融资客持续加仓,显示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上升。
据每日经济新闻,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放量大涨,沪指涨0.83%,深成指涨1.60%,创业板指涨2.61%。当天A股成交额超过2.2万亿元,成为A股历史上第29个成交额突破两万亿元的交易日。8月15日市场表现强势,两融余额合计20418.97亿元。今年以前,“双2万亿”出现还要追溯到2015年5月、6月,即10年前的杠杆牛市末期。A股两万亿元大关,显示资金参与度明显回升。两融余额创阶段新高,也反映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善。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近期市场持续回暖,风险偏好有所提升,交易活跃度增强,融资客也在入场。融资资金是市场最主要的杠杆资金,其变动反映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和热度,是市场走势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市场氛围的变化,在投资者心态中体现得尤为直观。李女士向记者表示:“以前看到指数上涨,总是犹豫要不要入场。最近几天市场连续放量,尤其是券商板块表现不错,让我开始逐步布局,心态明显轻松了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行情中,非银金融板块成为发力较为硬朗的板块。国联民生非银团队通过复盘2006年至2025年7月29日的市场数据发现,券商指数与市场成交额基本呈同向变动,正向相关度较高,在成交额快速放量时,券商指数几乎同步上涨。国联民生非银指出,当前券商行业PB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随着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估值修复动力强劲。
有券商喊出“健康牛”
券商股连续拉升,不仅带动指数上攻,也引发板块轮动效应。兴业证券指出,在国家战略方向指引下,叠加关键时刻的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之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
兴业证券表示,首先,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看,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也因此,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更已逼近历史底部。其次,即便指数创新高,但大多数行业拥挤度仍在中等区间,市场没有整体性过热,最多只是局部过热,并且仍有一些板块处在拥挤度较低的位置。这些低位板块可在局部过热的板块冷却时承接起市场的资金与热度。进而本轮行情呈现“多点开花”,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此外,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本轮行情中机构的优势也逐步显现,进一步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
另外,多家券商在研报中提到,“慢牛”的几个特征正在显现。
中信建投指出,一是结构性景气是当下市场的主要推力;二是内外部不确定性限制短期资金的快速涌入;三是市场做多方向明确但节奏稳健;四是上半周强于下半周。
不过,展望后市,中信建投提示,目前投资者情绪上升较快,注意市场后续过热可能。中期市场慢牛行情后续2个演化的可能:一是市场回调整固,放慢上涨节奏,市场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续;二是市场加速赶顶,可能因为交易过热或交易结构恶化出现大幅回调,导致本轮慢牛行情结束。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向记者表示,与以往行情相比,本轮上涨更健康、更有韧性的因素体现在多个方面。从资金来源看,本轮上涨不仅有短期投机资金的参与,还有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资金结构更加合理。在市场结构上,不再是少数板块的疯狂炒作,而是多个板块协同上涨,行业轮动有序,表明市场投资机会更加广泛。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郝咏琪
